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营经济

长春新区将建长春国际港 打造成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通道、新节点

时间:2018-05-18 16:55 来源:长春日报
【字体: 打印

  长春新区自成立以来,积极构建开放创新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推进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重点打造国际陆港、国际空港等开放平台。长春国际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枢纽,作为物流交会的重要节点,随着港口物流、临港经济的兴起,将对周边区域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依托四大优势,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重要支点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长春国际港将重点围绕国家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和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其场站承载能力强、地理及交通条件优越等优势,在服务于本地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优势产业的同时,重点开展整车、木材、粮食等大宗货物、笨重货物、特种货物的物流供应链一体化业务,依据自身特点,申请设立海关监管区域,逐步打造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实现与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作共赢。

  区位优势。长春国际港铁路综合货场由国家铁路总公司投资48亿元规划建设,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国主干线重点建设的样板工程,也是在全国规划布局的6个一级物流重要节点之一。场站紧邻京哈铁路主干线、京哈高速和102国道,地理及区位优势明显,向南经由京哈、沈大等铁路和公路通道,可联结大连、营口、丹东、天津等国内主要港口;向西借助中蒙大通道,经白城、乌兰浩特直达中蒙、中俄边境口岸,从而打开吉林西部对俄、蒙的开放格局;向东由长吉图通道经珲春口岸,连通俄罗斯扎鲁比诺以及朝鲜罗津、清津和韩国釜山等多个国际港口,可以实现“借港出海”。该场站同长春北一间堡站接轨,其中走行线长7.1公里,疏解线长6.2公里,货场内设计18条道线,可实现货物运输整列进出、一关两检。

  承载优势。长春国际港规划建设规模、设施功能、承载能力在东北地区都属一流,货物集散优势和列车编组条件得天独厚。该场站按每年40万标箱运量规划建设,口岸作业区主要包括联检大楼(业务办理区)、国际集装箱堆场、海关国检联合查验区、罚没仓库、装卸机械维修保养区等功能区。围绕口岸作业区,长春新区正在加快建设东北规模最大的东北亚国际物流园区,谋划引进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仓储配送、跨境电商、物流装备、加工生产等相关产业。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长春国际港地处通向远东地区的大十字枢纽地带,是东北地区经过图们江出海的战略桥头堡,也是中蒙俄国际大通道上重要战略节点,更是长吉图开发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哈长城市群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作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长春国际港将全面构建东西贯通、南北纵横、衔接顺畅、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运输网络,为吉林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合作提供功能叠加、政策集成、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开放发展平台。

  中欧班列指定到发站优势。2016年7月国家对全国的中欧班列进行了重新定义,统一标识为“中欧班列”,指定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为承运方,并提出今后“中欧班列”开行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品牌标志、统一运输组织、统一全程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经营团队、统一协调平台。对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开行的“中欧班列”进行规范。目前,长春国际港已被中铁集装箱总公司确定为长春至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指定到发站,并使用中欧班列统一代码X8027固定车次。中铁集装箱沈阳分公司是长春国际港在长春地区的唯一战略合作方,在行车组织、运力保证、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而专业的平台优势,可以为长春乃至吉林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产业贸易发展,全方位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贸易和产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产业强则贸易强,贸易兴则产业兴,随着长春国际港功能不断完善,物流枢纽的不断发展,有助于优化长春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围绕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打造适应现代产业需要、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定位准确的产业集聚平台,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长春新区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春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位于东北三省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适合发展区域性国际化的商品中转集散市场。另外,长春新区具有交通区位优势,内通外联的交通体系便于发展多式联运。长春新区确定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适合发展各类具有产业依托和地方特色的产区性商品物流。结合长春新区发展优势,长春国际港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和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了专业的服务功能和定位。物流基地的建设,将使长春新区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成为“一带一路”北线交通走廊上的重要硬件设施,不仅承担长春地区的物流到发,还将承担起周边市区、空港的物流中转,必将对构建“一带一路”北线物流体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未来,长春国际港建设将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实施,促进长吉内陆腹地开放建设,依托长春龙嘉、珲春等口岸,建设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于一体,面向东北亚区域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以国际物流为核心的港区联运国际物流基地,以国际配送、采购、分销为突破口,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和产业资源,改善周边投资贸易发展环境,使之成为吉林省铁路、陆路、航空物流、贸易中转枢纽和重要平台,带动吉林省及东北三省开放与开发,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信息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