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营经济

“互联网+”助力不良资产管理行业

时间:2018-01-30 13:22 来源:长春日报
【字体: 打印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不良资产管理行业“4+2+银行系+N”格局基本成型,未来处置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当前,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从“救火队”的角色转型成为大型金控平台,继续维持资管市场的“霸主地位”。相比四大AMC,地方AMC在处置体量小、数量多、且分散的不良资产方面更具优势,处理方式更加灵活且有针对性,和当地政府、司法部门的协作优势提高了处置效率。

  随着整个行业变得愈加细分和垂直,传统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产品信息缺失、撮合时间长、大众投资门槛高等问题,借助互联网+,当前的资产管理公司能以有效融合、匹配资源的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

  中外资金持续涌入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近年,外资巨头们纷纷在中国开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例如东方国际和KKR联合发起设立2.5亿美元的大中华区特殊机会投资基金;信达与橡树资本合作;华融引入多家外资投行;高盛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始投资不良资产。2015年5月橡树资本通过与中国信达的合作,完成了在中国的首笔不良资产投资。对冲基金Shoreline Capital在2015年6月为其中国不良债务投资基金筹集了5亿美元。海岸投资、Clearwater Capital等公司也在捕捉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一些非持牌上市公司也悄然进入了这个行业。原本从事传统油服业务的吉艾科技于2016年底开展了AMC业务。至2017年第三季度,AMC相关业务创收1.1亿元,占营收比例72%。吉艾科技虽未持牌,但是通过支付通道费,与持牌四大、地方AMC合作等方式获取不良资产包,以低成本突破了牌照的限制。截至2017年12月,吉艾科技已经参与创立8家AMC基金。在AMC基金中,吉艾科技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基金处置不良资产,而外界公司则担任有限合伙人提供资金,8家AMC基金规模合计30.32亿,吉艾科技出资10.77亿。依靠自身的不良资产处置与管理能力,通过合伙制AMC基金的特点弥补了吉艾科技自身资金有限的短板。(信息来源:中小企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