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营经济

六大创新助推长治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时间:2016-11-19 10:53 来源:中国吉林网
【字体: 打印

  长治市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突破,全力以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市形成了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发展合力,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1至9月,全市新创办小微企业2862户、增长4.7%,新增个体工商户1.1万户,新发展市场主体1.54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5万户。

  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科技创新、金融振兴、民营经济发展“三个突破”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后,长治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特别是今年以来,他们按照新一届省委提出的“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以及省委书记骆惠宁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观点和新要求,积极谋划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市委书记席小军、市长卢建明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落实,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工作。围绕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他们先后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制订出台了《关于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旗帜鲜明地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写入党代会报告,对民营经济待批项目进行了大起底,对民营企业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进行完善办结,积极开展了“银税”合作,启动了千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在全市形成了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长治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以“双创”为平台,以“六大创新”为具体内容,全力加大政策、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创新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通了渠道、搭建了平台,集聚了新的发展动能。

  ——以平台建设创新为抓手,强化基础服务。主要是建成两个平台并投入运行。一是争取省级以上专项资金460万元,建设了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构建起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网络,为近百户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二是建成长治市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并上线运行,目前已经导入技术项目信息5.1万余项,引入并邀请北京10余家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机构,面向全市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技术交易服务。累计完成技术交易合同128项,完成技术交易额3亿余元,其中,康宝生物制药与澳大利亚蝴蝶百合健康公司签订的“不可分型流感嗜(市)血杆菌疫苗和它们的用途”技术许可合同,完成技术交易额4000万元。

  ——以金融创新为突破口,全力破解融资瓶颈。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他们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全市13家县级农信社已有10家成功改制为农商行,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为全省唯一完成目标任务的地级市。2015年设立的倒贷资金,已为33家中小企业发放应急周转资金38笔10.4亿元。同时,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申报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经确认核实,共为晋商银行、长治银行等4家银行申报风险补偿金132.48万元,一定程度上帮助金融机构降低了风险。

  ——以制度创新为内容,助力转型升级。他们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立的专业化管理。同时加快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2015年,全市新增上市和新三板等挂牌企业7家,达到11家。其中,壶化集团进入主板市场股票发行流通程序,总市值20亿元;山西成功通航成功登陆全国公开资本市场,成为全市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林盛果业、紫晨生物、天苑农业、潞生达农业4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永华机械、贝尔电讯2家企业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以活动创新为形式,激发发展活力。近年来,长治市先后筹办了“2015佰和园?山西面食文化节”,精心打造我省“白银产业”的龙头企业;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集中展示了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果。展会上中汇联创新科技研究院荧光薄膜玻璃LED灯芯项目、久安“人工心脏”等引起高度关注;长治、深圳两地企业在高交会合作签约项目20个,拟引资100亿元。特别是连续两年举办了“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活动。2015年的展会,智能机器人、低温余热发电机组等860多个产品吸引了100多个参观团队共计10万人次,签订销售合同总额127.2亿元,现场直销1293万元,成功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达164.55亿元。今年又以“创新创造、品质品牌、开放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活动,相比于去年,今年设立了4大展区、230多个展位,增加了科技论坛、扶贫成果展、文化展演、特色小吃等新内容,崭获颇丰。

  ——以培养模式创新为载体,提升队伍素质。实施了分层次专业化培训。从2012年开始,和清华大学连续举办了三期企业家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有效提升了企业家素质能力水平,帮助企业家解决了本领恐慌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都知道应该转型,但不知道“往哪转、如何转”,“眼界不宽、本领恐慌”的困惑;同时对有创业意向的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进行政府补贴创业培训,共计3000余人,创业成功率约31%;对农民工和失业人员,进行了4万人次的转岗培训;对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扎实推进“3个1”培训和银河培训,开设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律维权等专业化课程,受训人员达到3000多人次。

  ——以考核机制创新为手段,集聚发展合力。由市工作领导组牵头,建立了考核、评价、监督、责任分解“四个制度”,在县区年度考核中纳入民营经济发展指数,充分调动各县区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采用企业家网评法,邀请民营企业法人代表对土地、安监、环保、电力、水利等部门依法履职、办事效率、政务公开、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激励要素管理部门服务民营企业。针对全市60%以上的民营企业用地是租赁方式,许多批而未供的土地得不到办理,许多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无地可用。建立全市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目前市级领导干部已与45户民营企业建立固定联系,一人一户、精准帮扶,形成合力,有效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

  目前,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7.27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5263户,拥有大型企业14户、中型企业458户、小型企业1869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8户,10-50亿元企业17户、50亿元以上企业2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299户,占全市314户规上工业企业的95.2%。潞宝、振东分别进入2016年中国民企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信息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