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县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采用“主导产业助力、专项政策扶持、特色理念引领”三管齐下,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立足区位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在江口镇范条峪村,群众都夸孙明华是个“能人”。不仅因为他将土蜂从10桶养到100桶即将脱贫,更因为他牵头成立了村上的土蜂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户抱团发展,不但能得到股金分红还能从日常打工中获得额外收入。
今年,该县将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产业扶贫上,将培育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作为关键。实施以养鸡、养蜂、养食用菌,种植中药材及发展旅游产业为主的扶贫产业。明确了以“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助推产业发展,由农村能人、产业大户带头,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带动、引导他们发特色种养业,通过“土地收租金、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实现多渠道增收。
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贫困户为主体的各类专业合作社28个,吸纳贫困户580户,引导贫困户养殖土鸡1.94万只、养殖土蜂6175桶、发展袋料香菇120万筒,带动1078户贫困户发展白芨、西洋参等中药材种植2600亩,帮助70%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产业中,“三养一药一旅游”真正成为了贫困户们脱贫致富的依靠。
资金扶持搭建脱贫平台。“尽管‘三养一药一旅游’为贫困户致富开辟了绿色通道,但一部分贫困户仍然在望洋兴叹,原因在于老百姓融资困难,承担不起风险。”玉皇庙镇下西河村第一书记王霞说。为此,留坝打出多套组合拳,从资金、技术等关键环节给老百姓吃“定心丸”。推行“项目扶持+金融支持+技术指导+农户经营”的种养模式,农户有发展特色种养业意向,可主动向结对包扶单位申请产业发展资金、可享受政府精准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扶持以及农业技术部门定期的指导和培训。
2016年,该县财政设立500万元扶贫贷款担保基金,拉动信合、农行、邮储银行3个金融机构投入扶贫资金5000万元,现已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402万元。此外,投入扶贫专项产业补助资金269万元,行业部门产业扶持资金680万元,扶贫互助资金借款565万元,各级包扶单位产业帮扶资金275万元,合计整合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191万元,致力于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匮乏的难题。
电商服务提供致富宝典。“互联网+”的风潮下,留坝县通过电子商务积极搭建“农产品进城”流通渠道,推动农特产品企业联手电商,许多农民成功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便利和红利。怎样让贫困户也搭上这趟顺风车?该县积极引导和扶持县内合作社、协会及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未就业大中专院校学生开设留坝特产网店和实体展销店,并将网上创业优先列入就业小额信贷及贴息贷款扶助范围。
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大环境下,全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商从业者,通过电子商务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据了解,该县6个镇发展电商示范户23户,个人网店263家,物流、快递企业13家,并在袁家村设立留坝特色农产品经销点,成功将农产品市场做到了农民家门口。
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多“河南印记” 豫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9月11日,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河南近百家企业、近千人参加,参展规模为历年来最大的一次。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加快建设及河南自贸区获批的背景下,河南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布局沿线国家市场。
东盟是河南省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近年来,河南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向东盟国家输出的产品由初级产品为主打向装备机械、新能源、电力设备等价值链高端产品转变。
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的室外展区,一辆水泥泵车的红色摇臂高高竖起,吸引了不少参展客商的目光。这是一家来自新乡市长垣的机械设备企业,公司经理李敬光介绍,该公司主要研发机械装备,由于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公司的第二代产品已进入越南市场。公司是第一次来东盟博览会参展,希望进一步扩大东盟市场。
来自商丘的海琦集团是一家以垃圾发电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由于采用新的工艺,这种发电设备基本没有污染。该公司年产值6000多万元,其中20%面向东盟市场,在越南等多个国家都有项目落地。海琦集团销售经理焦磊介绍,此次参展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东盟市场。
农产品河南馆内人群熙熙攘攘,参展的河南农副产品,也逐渐向“高大上”转变,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来自封丘的生命果有机食品公司利用4万亩树莓基地,开发出树莓果汁、树莓酒、树莓干果等多个系列的产品。据公司负责人葛继廷介绍,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在东盟市场前景广阔,很受欢迎。
事实上,我省一批骨干企业早已在东盟国家提前布局。据省商务厅统计,河南在东盟投资80家企业,规模较大的有:许继集团在越南、老挝、缅甸投资的多个变电站、电气设备,平高集团在老挝投资的输变电项目,宇通客车在缅甸的公共交通集成项目、在印尼的客车装配项目,这些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东盟国家在河南设立约600家企业,实际投资超过16亿美元。
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说,随着河南自贸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河南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迎来新的机遇,合作的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