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营经济

一起民营企业成功重组带来的启示

时间:2015-08-16 12:45 来源:
【字体: 打印

  经过多年精心经营,历经5年艰辛谈判,6月15日,紫光吉地达与央企上市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实现了我市企业重组的又一突破。

  虽然紫光吉地达重组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企业市场、资金、技术等制约瓶颈得到有效化解,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今后发展方向得以明确,重组给企业带来了多重效应。

  骨干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制约瓶颈向更高层次发展,怎样推动民营企业与央企、上市公司的合作,紫光吉地达的重组经历给我们很多启示。

  实施兼并重组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科学、开放、务实、有序地推进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寻求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要素,不仅扩大了企业总量规模,而且推动产品迅速从低端走向高端,拓宽了产品市场,提升了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有效促进企业良性运行。结合市情,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创新“十大工程”、打造新产业标杆等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同时,兼并重组也是一项艰巨、系统、长期的工程,各层各级要下定决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目标追求,务实推进,久久为功。

  认清形势指导企业抢抓兼并重组机遇期。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行各业竞争更加激烈,低端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同质化、互相压价现象日趋严重,缺乏技术和合作伙伴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遭遇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瓶颈制约,已呈现边缘化的趋势。政府部门要加强经济形势分析、行业动态发布和政策引导,通过开展企业家培训、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转变企业经营者的思想理念,调动企业重组意愿和内生动力。指导优势骨干企业提早谋划,将重组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在企业发展处于上升期时就要看到将来可能遭遇的瓶颈,利用现有优势实现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否则,等到企业濒临倒闭或破产,就失去了重组的主动权和谈判的资本,往往难以成功重组。即使重组成功也失去了话语权。

  合力推进兼顾多方利益将有效提升重组成功率。企业兼并重组涉及宏观政策、行业发展、合作双方信任度、政策支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出台的相关意见和政策,运用财税、金融、土地等手段,支持骨干优势企业实现兼并重组。企业要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苦练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优劣分析,按照“精准营销”的思路,选择互补型重组对象,在实现自身企业挂大靠强的同时,能够推动对方不断做大做强,这样在推动重组工作的过程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来源:江苏省盐阜大众报)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