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长春市轨道客车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

时间:2011-07-12 14:42 来源:654
【字体: 打印
长春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强基础、调结构的特殊阶段。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带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技术进步,提升产品功能的基础性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是着眼当前,面向未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性选择。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产业基础
“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长春兴建一汽、长客、机车、柴油机、拖拉机、东北光学仪器、材料试验机等一批国有企业,奠定了长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此后,为配合国家重点企业建设,相继发展了冶金电炉、通用机床等装备制造业。经历了“九五”、“十五”改革、调整的洗礼,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长春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得到快速增长,已发展成为以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截止2008年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合计208户,涵盖了全部装备制造业7大门类的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02亿元。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工业完成产值89亿元,其它装备工业完成产值113亿元。
2.发展能力
长春装备制造业基本形成了结构趋于合理、产品门类较全、专业人才聚集、有较强科研开发与制造及产品配套能力行业体系;自主化水平逐步提高,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前列,国际影响力有所提高,成为在国内举足轻重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目前,长春装备制造业通过改造调整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轨道客车行业通过战略重组、技术改造,已经进入了新的高速增长期,是长春装备工业的标志性行业;一批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专用机械设备,如焊割设备、药用纯水制备设备、医用PVC输液袋生产设备等正在放大产业规模;汽车工艺装备、农机成套装备、冶金成套装备等通过资源整合和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正在迅速推进做大做强;一批具有高端装备制造业特征的光电子装备、仪器仪表、医疗仪器、精密加工机械、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正在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进程中。
3.存在问题
一是增长方式总体上仍属粗放型。我市除了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以外,其他装备制造业规模偏小,企业分散,产业资源整合不够,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充分协作的良性发展格局。二是企业投入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特别是一批早期建厂的国有企业在“九五”、“十五”期间几乎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缺乏大型、高精度加工设备,部分设备仍停留在70年代水平。三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缺失,基础工艺加工和功能部件配套能力较弱。四是发展外部环境有待完善。投融资渠道不多、不畅,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二)发展条件
1.产业优势
我市拥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在汽车工艺装备、轨道客车、冶金电炉成套装备、光电仪器装备中具有一批国内领先的拳头产品。北车长客集团、长春光机所、长春禹衡光学公司、长春数控机床公司、长春电炉公司等企业均是行业内领军企业。基本形成了高新技术装备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全市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群体内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23个。12户企业起草、制定了包括试验机、气象仪器在内的40余项国家标准;围绕光电子等重点领域有一批专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相关学科,研发实力比较雄厚,具备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的基础和能力。
2.政策环境
为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2006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09年,国家制定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前不久,吉林省也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09〕15号),提出了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落实好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3.区位条件
长春具备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地域和资源优势。我市地处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经济地理中心。在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涵盖近40个城市。以长春为圆心,运输半径小,道路基础设施完善,辐射力强。长春还处在东北亚经济圈的地理中心,具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地缘优势。同时,我市生产要素供应宽松,价格相对低廉稳定,劳动力成本较低。
4.面临挑战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能源、基础原材料市场的波动,都将给我市轨道客车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冲击;发达国家对高端技术的控制不断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地更趋多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将对我市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加之区域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中心城市之间装备制造业产业同构现象日趋严重,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性、体制性等问题也将直接影响行业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总的思路是:牢牢把握世界产业格局加快调整和国家扩大内需、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以建设国内领先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围绕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主线,巩固核心产业规模优势,谋求关键技术重点突破,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高地,全面提升长春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目标
1.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49.2%。其中,轨道客车交通装备(含零部件)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54%;其它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45%。
2.优化装备制造业结构,形成高新技术为主导、基础装备制造为支撑、现代装备制造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格局。2012年,我市轨道客车交通装备、其他装备制造业分别占全部装备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44%和56%调整到分别占50%左右。
3.高新技术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新产品产值比重明显提高,装备工业产品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2009—2012年期间,全市装备工业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2个,省级技术中心达到30个。
4.合理调整和优化装备制造业布局。以产业园区(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构建梯度分布、专业集聚、特色突出、协同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布局,逐步形成与长春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与区域经济空间环境条件相吻合的西南—东北轴向上的“两极化方向、两核心区域、多组团园区化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二)重点任务
紧紧围绕全市装备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和产品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的中心,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调整优化结构,加大改造投入,推进自主创新,构建产业发展“平台链”,加快产业集聚,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着力发展重点领域,全力打造“一大世界级基地”,加速培育“三大增长极”,大力推进两个重大专项,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全面“实现两个新突破”,即做强、做大轨道客车交通装备优势产业,巩固核心地位,打造世界级的轨道客车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加速培育发展“成套装备制造、专用机械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三大增长极,突出抓好大型成套装备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两大专项。通过“六大保障工程”的实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和骨干龙头企业群体的新突破,在省内率先建成新型装备工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1.重点领域
(1)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提高本市配套能力,建设国家级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基地。
(2)新型农业机械领域。重点发展50—120马力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高效玉米联合收割机、高速机动插秧机等农机产品。再造农机装备优势地位。
(3)专用机械装备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新、特、重型专用机械设备和航空电子等精密设备。
(4)电力电气领域。重点发展大型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设备。
(5)冶金领域。重点发展大吨位电炉制造业。
2.重点项目
(1)长春市轨道客车产业园项目。
(2)铁路货车专用装备项目。
(3)拖拉机生产基地项目。
(4)农业装备制造基础项目。
(5)农业机械加工制造项目。
(6)新、特、重型摩擦焊机项目。
(7)数控凸轮轴磨床、大型龙门导轨磨床扩建项目。
(8)管道压力钻孔机及智能快速切断阀项目。
(9)施压机生产基地项目。
(10)制药用水设备生产基地项目。
(11)煤矿机械配件生产项目。
(12)年产10万延长米液压油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3)华信钢结构技术改造项目。
(14)航空机载设备制造基地项目。
(15)光电子产业园区新区项目。
(16)工业用高功率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产业化项目。
(17)年产10000台医疗检验分析仪项目。
(18)长春市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
(19)环保发电锅炉生产项目。
(20)风力发电专用设备、零件制造基地项目。
(21)中冶京诚(长春)机械装备制造园区项目。
(22)大吨位电炉制造基础建设项目。
三、总体部署
(一)轨道客车交通装备制造
以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为载体,瞄准国家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建设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客车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尽快形成1000辆高速动车组、1000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生产规模;优先发展转向架及传动系统、制动及连接系统、安全及电子系统、牵引及动力系统四大配套体系,提高研发、设计、制造能力,进一步推进配套零部件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到2012年,我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其中配套产品产值200亿元)。
(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
重点推进汽车工艺装备、农机装备、冶金装备和电力电器装备成套化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到2012年实现产值120亿元。
1.汽车工艺装备制造。以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为龙头,整合一汽兰迪公司、长春天奇公司(原一汽工具厂)、嘉信热处理公司、长春艾希公司等相关资源,重点发展汽车涂装、焊装、总装生产线成套装备(悬挂装备、专业夹具、机械臂、机器人工作站、生产线自动导航AGV物流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备),提供从设计、制造、土建施工、安装到服务于一体的标志国家水平的“交钥匙工程”服务。从而进一步巩固我市汽车工艺装备制造的国内优势地位,服务于一汽集团及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实现“装备自主”的战略目标。
2.农机成套装备制造。以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公司为主体,努力扩大小马力拖拉机市场份额,提高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能力和水平,实现品牌化经营;通过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加快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发展50—120马力大中型拖拉机产品;以中机北方农机园建设为载体,引进消化吸收和掌握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等新型农业机械装备核心技术,积极发展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高效玉米联合收割机、高速自动插秧机、旋耕机等农机产品。到2012年,实现年产大中小马力拖拉机6万台,中大马力拖拉机(1万台)制造规模进入国内前列;形成年产玉米收割机3000台,水稻收割机3000台及其它农机具4000台生产能力;零部件属地配套率达到40%;再造我市农机成套装备的比较优势地位。
3.冶金成套装备制造。加快中冶京诚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一期重点发展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冶金连铸连轧成套装备,打造“长春京诚”品牌,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占有60%市场份额,同时具备全球竞争能力并参与全球竞争。二期积极发展造纸成套设备、港口机械、矿山设备等,最终形成70亿元左右的重型装备制造业集团。加快推进长春电炉和中钢集团合作项目实施进度,重点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吨位、节能环保型冶金专用电弧炉、钢包精炼炉等冶炼设备,保持国内行业排头兵地位,占有70%以上国内冶金电炉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电力电气成套装备制造。依托长春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发展电厂辅机设备,重点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同步的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门式滚轮堆取料机、磨煤机、桥式抓斗卸船机等大型设备,扩大在水泥、矿山、港口的市场份额;依托长春三意环保锅炉公司国内独家引进德国ERK公司技术,重点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质燃料发电锅炉,发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炉、焦炉煤气发电锅炉产品;稳定发展冶金装备配套使用的大容量电炉变压器,重点发展500KV及以上的输电用变压器产品,实现结构优化;整合域内开关柜等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发展箱式变压器以及各类高、低压配电设备。
(三)专用机械设备制造
发挥我市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独特优势,重点培育发展区域特色鲜明,具有“专、精、特”比较优势和行业领军“小巨人”地位的“专用机械”装备工业。2012年实现产值60亿元。
1.发展旋压加工设备。依托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旋压机系列产品,加大投入,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2.发展数字化自动焊、割专用设备。以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为主体,重点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系列化、重型化、数字化摩擦焊机,提升焊接制造加工工艺水平,特别是在特重型摩擦焊机方面,打破发达国家该类设备对我国的出口禁止,形成亚洲最大的压力焊机生产商;以华信钢构自动焊割设备有限公司为主,重点发展应用于建筑钢结构加工制造的数字化焊割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开发系列产品,拓展其他领域应用。
3.发展药用纯水制备装备。依托长春华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药用纯水制备设备,在长春建设药用纯水装备中心和药用纯水检测中心,国内高端市场占有份额在目前的45%水平上进一步提升,与国际知名的三大纯水设备制造商开展全球竞争。
4.依托吉林翔琨输送设备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矿山、煤矿用输送圆环链链条产品。
5.工程液压装置。以吉林通用机械厂为依托,重点发展矿山工程液压支护装置、火箭发射支架以及为通用、专用机械设备配套的数字化控制液压单元装置。
6.发展数字化专用凸轮轴磨床系列产品、先进印刷机械、大型机床专用全自动化刀具库、国际先进的医用PVC输液软袋自动化生产线等其它专用设备。
(四)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培育发展我市具有比较优势或后发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培育一批在技术水平、产出规模方面,能够居国内领先地位的新企业和新产品。2012年实现产值150亿元。
1.航空液压控制系统。以国家大力推进民用、军用航空装备制造为契机,依托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航空配套液压控制系统产品。
2.光电装备。发挥我市光电子产业技术、产业资源优势,依托长春光机所、吉林东光集团,加紧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化生产,重点发展航天、航空和大型、特大型水面舰艇用机载光电装备、大型光电测试仪器设备、航空测量设备;加快发展军用、工业及普通民用LED照明装备制造;发展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激光调阻机、全自动铝丝焊机、红外光学设备(及芯片)、RFID(电子标签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结合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等,重点发展光电子显示器件、光通讯传输设备、终端设备等;重点发展光电编码器以及基于编码器制造的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产品、发展磁栅尺和现代物理光学测试仪器设备。
3.高端仪器仪表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特种视觉功能医疗仪器等设备,加紧技术研发、储备,开发生产医用CT机、核磁共振检测设备;进一步整合试验机研究所有限公司、气象仪器公司、吉大小天鹅、东光集团等科技资源,重点发展自动气象站、自动环境监测站、食品药品检测设备、“电子白板”教学设备、部件及整机产品试验检测设备、开发工业在线检测技术及产品等。
4.新能源装备。依托荣兴新能源公司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形成100兆瓦光伏发电薄膜晶体生产能力;发展风力发电设备用碳纤维叶片、轮毂、塔筒等配套功能部件制造,通过引进技术开发生产风电变频控制系统产品;围绕新能源电动汽车,重点发展动力模块生产体系中的车用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专用电机、控制系统等。
5.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密和超精密机械加工设备。
(五)装备工业共性基础配套产品制造
大力发展包括材料、元器件、功能模块、部件在内的应用于装备工业的基础配套产品生产制造,2012年产值达到170亿元。
1.大、中型铸锻件。重点发展机床床身铸件、专用设备铸锻件、农机装备等需要的各型铸锻件。
2.基础部件: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光电子技术为依托,重点发展液晶平板显示、光纤通讯、光栅光电传感器等光电子材料、元件、器件、功能模块、半导体照明元器件;发展汽车控制单元电子系列产品、汽车传感系列产品、汽车车载通讯系列产品、汽车驾驶控制电子系列产品;发展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紧固件、伺服电机、带有智能系统的高中压阀门、钢泵阀、液压控制系统等。
3.加工辅具。以为汽车零部件工业配套为主,发展精密型腔模具、大型注塑模具、精密冲压模具、高精度、智能化、数字化量仪等产品。重点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系列汽车模具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中心。
4.特种原材料。重点是以我市独有的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技术和产品为基础,发展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材料,电子印刷线路板基础材料,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特种涂层材料等。
(六)装备制造业专项
实施专项重点是在有一定基础和后发优势的重点领域中,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使其快速发展。
1.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专项。主要包括:汽车工艺装备制造、农机成套装备制造、冶金成套装备制造、电力电气成套装备制造。
2.以光电子技术为依托的高端装备制造专项。主要包括:航天、航空机载设备、国防光电装备、仪器仪表、新能源装备等。
四、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策略
1.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
一是以城市的西南—东北方向作为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主轴,向“两极化方向”拓展发展空间,实施重点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集聚发展,形成合理的装备工业空间布局。二是以特色化、专业化园区建设为核心,实现产业集聚、配套发展。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制造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设备、部件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三是依托绿园经济开发区轨道交通装备园打造世界一流的轨道客车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四是依托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业的“一区四园”即农机成套装备工业园、冶金电炉等冶金成套装备制造园、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内新规划的装备制造工业园,和米沙子经济开发区西区的“铸造工业园”。五是以长春中冶京诚装备制造产业园为核心组团,重点发展冶金装备制造业和发电锅炉装备。
2.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区域协作
全面整合包括研发、技术、营销网络、品种、品牌等长春装备制造业产业资源。集聚、转化个体优势为整体优势,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壮大龙头骨干企业规模;扶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不断培育高成长性装备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为装备工业发展积蓄后劲;支持高新技术装备企业发展,为装备工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强化与周边装备制造业强市、强区的区域内产业衔接与配套,推动东北区域装备制造业一体化进程,形成合作、互动、多赢的区域协调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突出重点领域,实施重大专项
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抓好三大领域,轨道客车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光电子仪器仪表制造;实施两大专项,大型成套装备制造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二)保障措施
1.实施装备制造企业战略重组工程
一是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企业布局东北亚,入长发展。二是支持我市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获得装备制造业的高端资源。三是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从被选择者向选择者转型,在全球范围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和协作配套。四是加快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支持长客股份公司参与国内外竞争合作。支持长拖、中机北方与国内外农机龙头企业进行高层次战略重组。推进长春光机所核心装备制造企业重组,谋求上市融资。推进以九院为龙头的汽车工艺装备企业强强联合。推进冶金电炉、电炉变压器等企业与相关中央企业深度合作。整合试验机、气象仪器、教学仪器等行业,推进行业做大做强。
2.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专项工程
一是按照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方向,积极组织实施我市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专项工程和装备制造业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工程,加大投入力度。二是组织规模以上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制定技术进步五年计划,并纳入全市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计划和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计划,滚动实施,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升级。
3.实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程
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实现全市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一是支持企业争创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二是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研发机构联合开发设计,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推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向国际水准靠拢。三是积极探索建立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机制,加快产业化进程。推进两个市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即建设光电装备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组建装备工业设备工艺服务中心。
4.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工程
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做大长春装备名牌产品,提升“长春制造”的地位和声誉。一是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长春名牌产品。二是加快与世界装备工业强势企业对接,引进一批国内外名牌装备产品。三是构建长春装备工业会展平台、工业展览平台、装备博物馆,助推长春装备工业品牌建设。四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以国家级装备制造业重要标准试点项目为切入点,建立较为先进的标准体系,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把握行业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五是积极推进装备工业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检测中心。
5.实施区域性基础工艺加工中心建设工程
整合利用包括现有城区企业、拟搬迁改造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等相关资源与引进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相结合,规划在米沙子经济区西区组团建设四大基础工艺中心,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产品及服务,促进全市、乃至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
6.实施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提升工程
一是进一步拓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融资渠道。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装备制造产业的信贷支持;有效发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等信用担保体系功能;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依托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产业集聚区,争取有条件装备制造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支持符合条件企业上市融资。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装备制造领域。二是落实好国家、省支持装备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装备更新,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产品销售、专项推广、关键部件进口等方面,认真落实国家资金扶持、专项补贴、设备折旧、免税退税等政策。三是加强政府引导和协调服务。建立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发展。设立“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负责组织轨道客车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实施,认定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落实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开发区、特色园区建设,同步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引导和鼓励发挥各行业协会作用。